《提案》指出,我國勞務所得稅自1980年實施800元的起征點以來,長達36年沒有進行調整。這一政策已與制定該稅種的初衷背離,與當前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不適應,與我國創(chuàng)新發(fā)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嚴重不符,已成為抑制勞動者包括科研人員積極性的重要障礙之一。
從1980年至今,《個人所得稅法》已進行了六次修訂?!肮べY、薪金”的個稅費用扣除額1980年為800元,2011年9月1日起調至3500元;而勞務報酬所得稅800元費用扣除額至今已36年未變。
勞務所得稅自1980年實施800元的起征點以來,已經有長達36年未進行調整。
勞務所得稅的費用扣除額能夠簡單提嗎?
就現在實際情況來看,提高資本所得的稅負,把勞動所的降低下來,勞務報酬很突出的問題,智力的勞務和一般勞動的費用扣除額是不合適的。
現在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趨勢是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勞務報酬、工資薪金、稿酬等經常性、連續(xù)性的勞動所得極有可能會合并為綜合收入。
這樣的話簡單再提高勞務所得費用扣除額已經沒有意義。
未來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是按照“基本扣除+專項抵扣的”的方向來。但是從另一個方向來說,3500元的費用扣除額已然太低,提高是勢在必行。
費用扣除額的高低廣受關注,特別是一刀切的基本扣除,一定要在北上廣深、東部、中西部群體收入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費用扣除額雖然要提高,但是不能太高,太低造成中西部工薪階層的壓力,太高容易給高收入群體減輕稅負。
所以增加扣除其實是對于東部和北上廣深地區(qū)的工薪階層一種良好的做法,無論是房貸利息,還是贍養(yǎng)老人亦或是子女教育的支出等價抵扣,都能夠減輕以上地區(qū)工薪階層的壓力。
另外個稅應該增加專項抵扣的是打工地區(qū)的租房支出。現在北上廣深房價居高不下,若是增加租房支出的抵扣既可以減輕城市打工者的支出壓力,還能吸引人才。
這樣在提高基本扣除的標準增加專項扣除,對現在東西部經濟、東西部收入差別下的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其實無論是提高基本扣除還是增加專項扣除,對于一般工薪基層都是一種減稅的措施。
個稅改革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談到2017年,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也已經談了十余年。
或許在2017年有所突破?突破之后大家是希望還是失望?( 來源:經濟觀察網)